微信扫一扫
今年以来,区城管局按照区委区政府“八大攻坚”行动具体部署,全面结合“美丽杭州”创建工作,全力推进城市环境整治。特别针对道路扬尘污染,进一步强化工地、工程车、工程渣土“三工”严管、严查、严惩,通过“三分、六式、三停”工作法,聚合力、促提升、控源头,多措并举全面提升全区道路环境。
开年以来,临安在建工地多
工程总量大、工程时间紧
环境整治工作压力也随之而来
做好道路污染及扬尘管理
是改善临安整体城市面貌的
重要课题!
3月24日上午,区城管局针对道路污染及扬尘管理再次召开“三工”严管会议,再部署、再压实,会议强调,要严实污染倒查,不折不扣执行“三停”;要严格保洁自查,实时实地开展“四洗”;要严紧日常巡查,常态长效落实“六式”,全面加大对建筑工地、工程车辆、工程渣土的管理力度。
“三分”勤务聚合力
聚焦“一城三镇”,辐射全域,打造多维巡查勤务,及时发现路面问题,追踪处置消除隐患。
分片定责包干。建立“属地+机动”巡控模式,全域划分18个网格,落实定人定区定责“三定”要求,强化数字赋能、人机巡查相结合,实现巡查区域全覆盖。在运线路104条实现扫码运输,大型建筑工地、消纳场地73路视频监控接入指挥中心实现实时在线监管。
分时集结力量。根据工程车辆运输的特点,不断优化勤务模式,落实常态巡查,突出夜间、凌晨及“空档”等重点时段的管控力度,实现巡查时段全天候。检查空挡时段工程车300余车次,查处违法行为25起。
分线呼应联动。依托局综合指挥数字驾驶舱,通过扫码运输、车辆GPS定位,及时发布防控指令,片区各条运输线路管控人员快速响应,联动协作形成合围之势,通过呼应联动设卡检查成功率提升34%。
“六式”举措促提升
坚持检查、宣教、执法同步,实现闭环管理,提升管理成效。
围城式设卡。紧盯主城区,把好入城口,围绕环城道路设置检查卡口,开展设卡执法检查,形成常态化面上严控态势。已设置常态检查卡点9处,智能监控卡口增设3处。
突击式检查。除日常定点定时开展卡点检查外,还不定期开展“突击”“回马枪”式抽查,进一步完善检查举措,减少管控盲区,使日常路面问题发生率同比下降11%。
联动式执法。强化交通、交警等执法部门协同作战,建立联勤联动计划,实现多部门、多途径、多维度制约,形成执法威慑力。累计开展联动执法27次,查处违法行为94起。
清单式处罚。为确保执法公平、公正,对常见的9大项25种情节的违法行为明确对应的处罚裁量,全局中队对标对表实施清单式处罚,杜绝发生人情案、自由裁量随意性等问题。
授课式教育。结合突出问题,强化预警分析,针对问题多发、易发车队和驾驶人员,开展标准、规范、案例集中授课培训,同步建立微信联络群11个,开展培训教育30余次,提升宣传效能、促进行业自治。
征信式管理。尝试建立“三工”行业积分制管理,将日常管理、违法查处等情况纳入积分信用评价,针对积分偏低的,列入重点管控和从重处罚对象,实现精准执法。
“三停”机制控源头
坚持抓早、抓小、抓苗头,打造严密预防体系,减少违法行为的发生。
一车停一队。严格落实工程车辆规范运输“七个一律”管控要求,凡是车队发生车辆带泥行驶、抛洒滴漏、未覆盖等污染路面行为的,约谈车队负责人,责令车队停运整改,以严管促自律。
一处停一地。严格落实工地源头“三不出场”(即:密闭不严的不能出场,车身不洁带泥上路的不能出场,准运手续不齐全的不能出场)管理要求,凡是发生工地发生一处问题的,约谈工地负责人,责令工地停工限期整改,以严查促规范。
一段停一线。以建筑工地和消纳场所“两点一线”路段为管控重点,结合扫码运输和GPS定位,严管工地、车辆违法行为,运输线有一段出现非法偷倒或路面污染的,立即对该条线路进行设卡检查,查清事实后实施顶格处罚,以严惩促长效。
截止目前
接下来,临安城管将
进一步提升工地、工程渣土、工程车
“三工”管理长效机制
持续推进美丽幸福新临安建设!
坚决打赢“蓝天保卫战”!